生产管理者关注点:
Ø 夏天的垃圾,水分多,不好烧;
Ø 主蒸汽量不稳定,并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步从40T减少至35T左右(检修前) 中控工关注点:
Ø 推料操作很频繁,根据排放情况和炉口温度,需要实时地调整投料速度和投料量;
其他:
Ø 进料口,偶有堵塞,目测到此种情况,需通知人工疏通;
Ø 在炉口,进行排渣时,偶尔有不能清理的铁丝等物堵塞排渣口,需要人工去疏通; 主蒸汽温度及主蒸汽量,上下限,及日常情况: Ø 额定值:主蒸汽量43T,主蒸汽温度435℃(范围:415℃~445℃) Ø 实际值:40T,随时间推移,因为积灰的原因,造成主蒸汽量逐步衰减,最终会降到35T左右(极端值10T左右),所经历的时间因炉而异,需要根据多个参数综合分析进行停炉检修; 日处理垃圾量: 1200吨。 最头痛的问题 Ø 夏天,渗滤液过多,垃圾不好烧
Ø 除铁不干净,造成出渣时堵塞
项目案例重点解决的问题1. 实现发电全流程智能化控制。逐步让产线生产逼近最优工艺要求,改善生产工况。首先完成稳产化的最大经济效益,然后逐步实现基于工艺改进的PDCA循环迭代完善。 2. 炉膛燃烧控制稳定在工艺要求的上下线范围内。随时时间的延续,更加平稳,波动更小。温度曲线逼近一条直线。 3. 降低燃料使用量,提升燃料热值转换效率。 4. 针对烟气排放,大幅度节省环保耗材。 5. 提高一氧化碳二次燃烧效率,延缓炉膛结焦、结灰,大幅度降低除焦、除灰成本。 6. 大幅度降低中控操作工的工作量。 7. 降低设备损耗率,发挥设备运转最佳性能。 8. 建立基于生产工艺不断完善的PDCA循环平台工具。助力XX电厂未来生产工艺的优化,有条不紊的进行。 9. 为将来设备改造提供一个可视化的参考工具。 基本数据采集详细见调研报告。 经过整理,以下是XX电厂部分生产日报表数据(2020年7月实际采集是三个月,这里仅列举一个月数据说明)。 1. 7月份生产日报部分数据:
7月份曲线
本项目预期的经济效益1. 节约燃料预计3%~5%。估算价值年14~23.5万。 (依据:年耗煤费用约为470万元) 2.通过技术数据的采集情况,可以分别推算出已知3个月的数据如下(在此列举一个月数据)
日期 | | | | 最大补齐
(万千瓦时) | | 标定补齐
(万千瓦时)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 |
(说明:黄色为异常情况,为确保估算值的相对准确性,故不在统计范围内) 发电量标定值:57.6万千瓦时 结论:平均煤耗28.04吨 最大补齐发电量提升17.56% 标定补齐发电量提升15.48% 由上述数据汇总如下:
通过数据分析来看: 1.实现发电量提升10%,即对应的发电量1500万度,是有足够的潜力空间可供挖掘的。对应的年价值增幅1000万左右。
2.实现延长生产时间200小时,及对应的发电量300万度以上,对应的年价值增幅180万以上。
3. 环保耗材预计节省20%以上。估算价值每年80万以上。
4. 节煤5%,估算价值每年20万左右。
5.降低除灰成本5%。对应年价值可以按照10万元计算。
6. 节省操作工工作量90%以上。操作工可以投入时间研究工艺改进,充分发挥一线操作的感知作用。
7. 设备损耗率降低5%以上。估算价值年50万以上。
8. 每个季度工艺不断优化完善,逐步迭代优化。生产效率年度提升30%以上。 综上所述,项目实施后,每年可以为XX电厂带来增幅不低于1200万的价值。同时,让XX电厂的企业文化逐步走向智能化聚集,未来会发生更大的经营价值。 项目实施基本条件1. 生产线无需进行设备改造。只要能生产,中控室操作工可以调节生产状态,就可以实施智能化控制。 2. XX电厂未来可根据系统运行的状况,有针对性的进行设备改造,以提升生产能力。未来设备投资有的放矢,更加精准。 增加两台高性能服务器。服务器通过OPC协议,与DCS系统对接
|